試想一下,如果人類在距離太陽不遠的地方建造一個太空發電站,利用太陽能解決地球當下面臨的能源緊缺問題,那該會呈現出怎樣的盛景?
這項技術一旦出現無疑是跨時代的作品,甚至能夠改變人類現有的有限的能源結構,也能夠幫助我們改善地球的生態環境,減緩溫室效應的加劇,而中國目前作為挑戰者之一,也正朝著這樣一個偉大目標前進。
把電從太空接到地球,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,似乎是不可能實現的,但事實上,早在上世紀40年代,科幻作品中就出現過類似設定,在一篇名為《理性》的短篇小說中,人類在太空中利用微波束將獲取的太陽能量輸送到其它行星上供電;在日本科幻作品《機動戰士高達》中也曾提出過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設想。
所謂的太空發電站簡單來說,就是將太陽的能量轉化為人類能夠使用的電能,運用無線的方式送往地球供電,太空發電站分為三個部分,分別是收集、轉換、傳輸和接收利用。
太空發電站在軌道上始終處于靜止狀態,如果安置在理想的位置,就可以免受天氣和氣候的影響,發電時間能高達99%。
目前大多數家庭包括工業生產、風能、水能都依賴于太陽能的供給,太陽能并不只是為人類供給能量,事實上從人類還未誕生起,太陽能就為地球供給了大量生存的條件,只是太陽能雖然很便捷,但致命缺點在于它容易受到氣候影響。
為了從太陽中獲取更多能量,科學家們逐漸將幻想中的設想轉化為現實,更多有關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可行性計劃方案被一一提出,不少國家也開始投入其中進行相關研究。
以美國為例,科學家們在經過數十年的理論研究后,在70年代末提出了一個可行性方案,該計劃被稱為SPS基準系統,美國啟用了2500億美元動手開始設計。
對于當時的年代而言這無疑是超越想象的宏大規模,但美國信誓旦旦,結果不久后便碰了壁,想要在太空建造發電站,首先要考慮到所使用的面積,據悉,當時的計劃中太陽能電池板所占的面積就超50平方千米,發電站有5萬噸重。
不說發電站其他技術問題,就連運送都成了麻煩,根據測算,至少需要運送1000多次才可以,由于技術等現實問題,這項計劃暫時被停止。
但美國并不打算就此放棄,尤其是在能源緊缺的當下,任何一點獲取豐富能源的機會都不能放過。因此不僅是美國,很多西方國家包括東亞國日本在內都在計劃研究。
將電從太空轉移到地球上,就要通過無線電傳輸的方式來進行,和開篇所描述的一樣,利用激光能或者是微波束控制轉化成電能的太陽能傳輸到任何地方,但是用無線輸電的方法可行嗎?
從本世紀初開始,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就在做實驗來證實無線送電的可行性。首先是在2001年,一名科學家嘗試在兩座大峽谷之間用無線的方式輸送電流,原理是將電能轉化為磁波,發射到另一端的接收器上,該實驗成功點亮了1顆燈泡。
2015年,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就采用無線的方式為距離50多米之外的接收裝置輸送1.8千瓦的電力,雖然這點電力僅夠啟動一台電水壺,但也足以向世人證實無線輸電的技術是可以實現的。
既然多個實驗都證實無線傳輸電能的方式是有效的,但如果運用到太空發電站中,會比這些實驗更加復雜。
激光無限能量傳輸技術是多項無線傳輸技術的研究之一,它比較適合中小功率的發電站系統,優點是能降低大氣的損耗,缺點是穿透大氣的能力很差,而且很容易受到氣候影響,還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。
除了激光無限能量傳輸技術外,在眾多研究太空發電站的無線傳輸方式中,微波無限能量的傳輸技術的研究更廣泛,微波技術以家用的微波爐為例,其技術的成熟度是其他技術無可比擬的。
之所以受歡迎,是因為這項技術相比激光無限能量傳輸技術而言,有更高的傳輸效率,轉化率也非常高,能夠穿透大氣和云層,盡最大可能減少阻礙,將電傳輸到地面上,電能的損失率只有2%。
此外,微波無限能量傳輸技術的功率密度很低,相比較其他方法安全性更高,早先它被運用在通訊衛星和軍事等領域,一般在地面上很少被使用,因為用來接收波束的規模比普通的要大上許多,要想實現它有一定的難度,相反,它更適合運用在太空發電站的使用上。
另外,建造一個太空發電站,所使用的電池是核心。從當下公布的大多數模型看,會使用比非晶硅效率更高的稀土元素,它能夠減輕重量。
雖然設想很美好,但實際上想要真正將目標實現還是非常困難的,比如現在很多設計出的太空發電站的模型,大多數使用的都是會讓設備發熱的夾層式結構,一旦設備熱度太高就會影響太陽的聚光率,為此,日本和美國都研究了不同的散熱方案,比如用功能性材料,或者更直接一點,在太陽電池的后面裝熱輻射器。
還有不能忽視的成本開銷問題,建造發電站是一方面,將發電站運輸到太空才是成本最高的時候。過去美國啟用2500億美元都未能將發電站發射到太空中,換做是現在呢?
如果按照1平方公尺、重5千克太陽能電池板來計算,太空發電站的重量至少會在2000噸左右,在英國曾經的設想中,其發射成本需要740億元人民幣左右,落成太空發電站至少需要1300億元人民幣。
和當初美國豪擲2500億美元相比,這筆成本預算也只能達到一半,只是當初美國更多是因為技術限制而使計劃擱淺,如今在成本支出上,美國還是有一定優先權的。
其次,考慮到太空環境和地面環境巨大的差異,就不得不考慮設備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變化,比如老化和損傷。
太空環境不比地面,風沙對其的腐蝕程度遠不比太空中的輻射,而且太空環境中的溫度要比地面上的溫度高上幾十數百倍,基于惡劣的溫度環境,發電光伏的老化速度會加速。
除此之外,組裝和建設的工作也非地面所能比較,如果單純的讓人類到太空組裝大型的發電站是不太可能的,美國一名航天員就曾在太空中維修過望遠鏡,風險和難度并存,小的望遠鏡尚且如此,更何況大于望遠鏡幾千倍的發電站,唯一能完成這項任務的就只有機器人。
最后需要考慮的一點是無線傳輸技術的干擾問題。雖然目前微波傳輸是最可靠也是最穩定的一種技術,但是也不能完全屏蔽頻段干擾,不僅是專門用來接收的設備在范圍內,小到人們日常使用的WIFI、藍牙等也在范圍內,很可能會受到頻段干擾的影響。
相比日美,中國的起步相對較晚,其實建造太空發電站的想法以前也有,只是迫于中國稍顯落后的發展,沒有能力開展,而今終于有了足夠的實力,中國自然不能落后。
2010年,中國就提出了「三小步」、「兩大步」計劃,并進行了相關的實驗驗證,計劃在2030年前建設一個太空發電站,離地面的距離大約在3.6萬千米處。
後來在「三小步」和「兩大步」的基礎上又細化了步驟,中國會跟著四個步驟來腳踏實地的實現空間太陽能發電站的建設。
首先是從2011年到2020年,近十年間是為中國科學家們預留出的一個技術研究階段,緊接著在2021年到2025年之間,中國會進入研制階段,由航天員參與研制和系統的驗證工作,以確保系統的可行性。
其次,到2040年前,中國會進一步突破技術研究,完成軌道間大功率電推進技術,這個階段花費的時間比較久,因為涉及到當下的技術研究,需要更多時間去驗證和實現,最后是截止到2050年,中國會正式啟用太空太陽能電站,該發電站會被當作商業化運行30年左右。
2018年,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團隊就提出了一套名為「逐日工程」的設計方案,在方案中,底座是一個高達70多米的鋼結構支撐塔,能夠跟隨太陽的高度來調整聚光鏡的角度,在轉換為電流后就可以通過電源的管理模塊轉換成微波進行發射,最后接收和轉換成直流電使用。
這項設計被進一步研究和驗證,并在2022年傳來好消息,成功驗證了微波轉換和發射的技術,為微波功率無線傳輸技術提供了技術性支持。
2021年,中國還在重慶開工建設了首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實驗基地,會持續驗證和模擬相關技術,攻克能源供給的難題。
最重要的是,就在不少發達國家都還處于構想中時,只有中國先人一步進行地面驗證,可想而知,以中國的發展速度,未來極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建造太空發電站的領先國家。